当前位置:首页 > 房产 > 正文

6家子公司破产 国药一致加速瘦身

  • 房产
  • 2025-02-19 07:36:29
  • 20

6家子公司破产 国药一致加速瘦身

  来源:北京商报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逻辑不再?医药零售行业进入出清阶段,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国药一致(000028)旗下有6家连锁药店宣布启动破产清算。子公司接连关停背后,国药一致业绩出现明显下滑,2024年净利预降超五成。近年来,国药一致零售门店数量持续增加,已达到万店规模。在激烈的竞争下,零售药房“内卷”严重,纷纷加速扩张,不过,目前扩张的后遗症似乎已显露。

6家子公司破产 国药一致加速瘦身

  两月内接连破产

  国药一致最新公告显示,为落实公司战略调整规划,进一步提升资产运营效能和经营管理质量,优化集团资产配置结构,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主业发展,董事会同意对国药控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大药房”)下属四级子公司吉林成大医药连锁破产清算的立项,授权经营层办理所涉子公司破产清算具体事宜,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同时,国药一致董事会同意国大药房下属子公司天津国大破产清算的立项,授权经营层办理所涉子公司破产清算具体事宜,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股权关系显示,国药一致通过控股成大方圆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大方圆”),从而实现对吉林成大医药连锁的控制。2020年,国药一致通过公开摘牌受让辽宁成大持有的成大方圆100%股权,吉林成大医药连锁也由此成为国药一致的四级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一个多月以前,国药一致刚刚宣布公司两家子公司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2024年12月31日,国药一致发布公告称,为了提高管理效率及质量,同时满足法人户数压减要求,董事会同意对国大药房下属子公司安徽国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国致药房连锁(河源)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的立项,授权经营层办理所涉子公司破产清算具体事宜,并签署相关法律文件。

  此外,在这两次宣告子公司破产清算的同时,国药一致还分别决定对山东成大方圆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国药控股(揭阳)有限公司进行清算注销。这也意味着,不到两个月间,国药一致决定关停6家子公司。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医保政策改革、集采推进等,压缩了利润空间。中小连锁药店和单体药店在成本增加、盈利下降的困境下,难以与大型连锁药店竞争,而部分大型连锁药店扩张过快,管理和运营未跟上,导致部分子公司在竞争中失利。企业为了优化资产结构、聚焦主营业务,会将一些亏损严重、扭亏无望或与战略方向不符的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去年净利预降逾五成

  子公司接连清算的国药一致,正面临业绩下滑的困境。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报告期内实现的归属净利润约为5.61亿—7.6亿元,同比下降52.48%—64.92%;对应实现的扣非后净利润约为4.97亿—6.96亿元,同比下降54.59%—67.58%。

  针对业绩下滑的原因,国药一致表示,主要受减值的影响。国药一致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零售板块因受行业政策变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经营业绩较预期存在较大差距。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经过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的初步评估与测算,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预计对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国药一致进一步表示,报告期内,门诊统筹等医改政策因素深刻影响了终端消费者的行为,医药零售门店客流下降,公司销售额及利润下滑。同时受医药零售行业竞争加剧、医药电商线上分流影响,行业出现了普遍下行的趋势。结合以上现状,根据商誉减值测试初步测试结果,公司本次拟计提的商誉及无形资产(品牌使用权和销售网络)减值准备金额约8.76亿—10.7亿元,预计将减少报告期内归属净利润5.05亿—6.18亿元。

  此外,报告期内,国药一致对除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以外的应收款项、存货等各类资产进行了检查和分析,基于谨慎性原则,对除上述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以外的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预计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约9400万—1.41亿元,预计将减少报告期内归属净利润5000万—7500万元。

  业绩下滑之下,国药一致也提到了公司下一步的计划和措施。国药一致表示,2025年,为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公司零售板块将致力于改善整体业绩,依据战略规划及经营管理需求,灵活调整布局结构,全力推进多项积极综合举措,全方位提升零售板块经营质量。

  零售药店调整期

  实际上,国药一致目前的困境,是整个零售药店行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零售药店竞争激烈,头部企业纷纷“跑马圈地”。国药一致的零售门店数量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24年6月30日,国药一致零售门店总数10702家,已进入“万店时代”。仅在2023年,国药一致净增门店1203家,同比上年同期提升688家。

  一方面,加速扩张面临的管理风险不容小觑。另一方面,市场也呈现出供大于求的局面。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药店企业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快速扩张,门店数量持续增长。然而,这种扩张也带来了许多挑战,包括如何管理日益庞大的网络、如何保持和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一些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业绩下滑的压力,这可能预示着行业正在进入一个调整期。

  在邓勇看来,面对业绩下滑,零售药店企业可以强化专业药学服务能力,提供个性化用药指导、慢病管理等服务,如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回访和用药调整建议。此外,还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开展药品销售、健康咨询等业务,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或自提,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消费者。

  针对公司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国药一致方面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