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正文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 上市公司加速入局

  • 生活
  • 2025-02-19 09:27:34
  • 30

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 上市公司加速入局

  本报记者 蒙婷婷

  2月18日,人形机器人板块部分个股再度走强,其中,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齿前进”)、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金顶”)双双涨停。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强大的智能支持,政策层面的持续推动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巨头企业纷纷入场加剧了市场竞争并吸引了资本的关注。”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补充道:“在市场需求方面,一些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工作,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大增;同时,企业也希望借助机器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这都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从而推动相关概念股持续上涨。”

  上市公司纷纷布局

  多家上市公司纷纷布局。例如,基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奋达科技”)已与亚马逊、阿里、华为等头部企业在智能产品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其与商汤科技合作的首个家庭消费级人工智能产品“元萝卜 SenseRobot”AI下棋机器人已实现批量出货,并在天猫及京东商城上架销售。2023年12月份,奋达科技还与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生产制造、运营赋能、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

  2024年1月份,四川金顶旗下子公司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天工一号”自动驾驶储充机器人正式发布,其以智慧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集成自动驾驶机器人、工商业储能、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技术、充电桩、V2G、应急保电、峰谷套利等核心能力。今年春运期间,“天工一号”自动驾驶储充机器人已在全国多地投入使用,凭借独特的储能优势有力保障了新能源汽车顺畅出行。

  齿轮制造行业头部企业杭齿前进2月18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承担的“高集成高功率密度关节组件技术”项目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据悉,该项目旨在突破“驱动—传动—传感”一体化关节集成技术难题,最终研制出高扭矩、高推力密度和高动态响应关节组件并实现国产化示范应用。

  汽车零部件企业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日前也对外宣布,公司与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等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实施人形机器人项目,并与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政府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计划投资1.1亿元建设机器人智能电关节模组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助推公司业务向机器人产业延伸。

  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就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民协新质生产力委员会秘书长吴高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已成功研发并投入市场,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袁帅认为:“目前我国在人形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运动控制、人工智能算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突破,同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国金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人形机器人成为未来最为确定的方向之一,获得了国内外顶级政策、政企资金以及科技龙头的全方位加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产业发展节奏看,人形机器人产业2025年有望进入量产元年,2026年则迎来商业化爆发。

  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人形机器人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医疗、教育、娱乐等;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形机器人在协助老人生活、救援等方面的需求也将会不断增长。因此,未来人形机器人市场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产业链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积极拓展应用场景,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除了传统的工业和服务业,人形机器人在家庭陪伴、医疗护理、太空探索等领域也将有巨大应用潜力。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普及,人形机器人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支培元表示。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