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 > 正文

鹏辉能源囊中羞涩却豪赌储能与固态电池 低产能利用率情形下逆势扩产是否明智?

  • 国际
  • 2025-01-23 15:39:06
  • 6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光心

  鹏辉能源得益于2021-2022年的光伏储能爆发而迅速成长,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90.67亿元,成为国内市场排名第二的供应商。

  但2023年以来,全球锂电市场供需结构变化,产品价格暴跌,鹏辉能源业绩急转直下,营收下跌23.54%、归母净利润下跌93.14%,产能利用率仅有61.54%。

  面对行业内卷压力,鹏辉能源并未采取审慎战略,而是大举扩张。2024年,公司宣布一系列投资项目,包括乌兰察布储能和半固态电池项目、安徽广德储能项目、河南驻马店锂离子项目等,三项目合计计划投资额度超80亿元,而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账上货币资金仅有13.78亿元。

  然而,从市场份额和产品参数角度来看,鹏辉能源的产品竞争力或与行业龙头存在差距,在此等情形下,仍要顶着产能利用率逆势扩张,其战略前景还需审慎看待。

  传统锂电板块市场份额难比龙头 产能低利用率及存货贬值已影响业绩

  鹏辉能源作为以锂电池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其年报中按照锂离子电池、锂一次电池的产品结构披露收入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储能市场蓄势待发的市场环境下,采用储能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电池的结构进行业绩划分更能体现公司的关键战略方向与战略成果,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维权)等龙头企业均采用该种方式进行披露。

  而鹏辉能源近三年年报中,均未按照应用场景进行业绩拆细。

  即便如此,鹏辉能源的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竞争力如何,我们可以从市场份额中窥见端倪。

  从储能电芯的出货规模角度来看,根据InfoLink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的出货规模为114.5GWh,同比增长33.6%,全球储能市场处于快速放量的状态。其中,出货量排名前五的企业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比亚迪,五家企业市占率高达73.2%。而鹏辉能源位列第10,相比2023年排名还退后1名。

  而在动力电池方面,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统计,2024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装车量为364.6GWh,同比增长22.3%,同样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而鹏辉能源在该市场拿到的份额并不高,并未进入前10的行列。

  鹏辉能源的动力电池并未进入TOP10行列,而储能电池则勉强挤进前10,在出货有限的情况下,公司产能出现闲置。

  在2020-2022年,公司产能年年打满,三年产能利用率均超100%,分别实现产量15.41亿Ah、21.17亿AH、29.98亿AH。

  2023年,产量落后于产能扩张,彼时产能已高达67.72亿Ah/年,产量却只有32.11亿AH,产能利用率大幅跌落至61.54%。

  2024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进一步走弱,在产能为68.74亿Ah/年的情况下实20.10亿AH的产量,产能利用率仅有58.48%。

  产能过剩下,公司固定资产折旧快速攀升,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等存货也因电芯降价而进行了减值计提,而公司营收迫于价格压力不增反降,公司的盈利能力承压。

  2023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大降6.20pct至0.96%。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净利率进一步下降0.41pct至0.55%。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随之恶化,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导致现金流出4.81亿元,叠加扩产建设导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公司账上现金快速消耗,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仅余13.78元。

  2024年7月到11月,短短5个月时间,公司发布三份项目投资公告,建设完成后预计将增加20GWh储能电芯、1GWh半固态电池、53万支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其投资总额将高达83亿元。

  在当前紧张的资金状况下,公司表示,本次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或自筹资金,公司预计将通过股债结合的方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融资、发行可转债、发行优先股、配股、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

  同时公司也提到,以上项目的实施不会对公司本年度现金流及相关财务等造成风险,但如果以后融资不能及时到位,有可能会拖延项目的进度,如果负债金额较大,有可能会增加财务费用。

  固态电池性能遭市场怀疑 是弯道超车还是南柯一梦?

  传统锂电日渐式微,鹏辉能源不得不押注固态电池以求新的增长点。

  2024年8月28日,鹏辉能源发布第一代固态电池,并宣称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据投资者互动信息显示,公司固态电池选用氧化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替代隔膜和电解液,其生产成本较常规锂电池预计仅高出15%左右。

  鹏辉能源先于宁德时代、德赛电池等企业率先推出全固态电池产品,颇有逆袭之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鹏辉能源在投资者交流和公众号信息中,仅披露能量密度(280Wh/kg)、工作温度(-20℃到85℃)等极少的性能参数,循环次数等均为提及,其综合性能仍难以判断。

  此外,其披露的少数参数对比同业也并未显露太大竞争优势。例如,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产线计划2025年底完工,其第一阶段产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二阶段将突破500Wh/kg。再比如,南都电源的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为350Wh/kg,欣旺达的第一代全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更是高达400Wh/kg。

  固态电池距离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在此之前,鹏辉能源的扩产是制胜法宝还是棋错一招,或许更能决定公司近期的命运走向。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