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的溢美之词,似乎变本加厉起来,动辄便称作什么“家”,这还不够,前边或者后边还要加上“学者”“教授”的称谓。 B.有人认为应该把保本的和不保本的理财产品用不同的名称具体地加以区分,让金融产品实至名归,才能维护市场的稳健和发展。 C.周朝灭亡商朝,不像一些书籍上写的那样名正言顺,周武王当时心里头虚,于是就拜访当地的长者,请教商朝灭亡的原

  • 资讯
  • 2024-12-23 13:01:18
  • 9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赣州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摸底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小题各3分)

4.C(C御:驾临)

5. B(B“吊伐”是“吊民伐罪”的省略,在古代国家军队收复失地时,凭吊死去之人讨伐有罪之人)

6.B(B错在“奉承太祖”,“他擅长政治投机”也不对,应该是他富有政治远见)

7.(10分,每小题5分)(1)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把太祖的(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告诉他们,但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卫。(关键词句:“谕”意为“告诉、传达”,“顺逆”意为“顺从叛军”,“婴”意为“绕、围住”,“谕以顺逆”倒装句式,各1分。句意1分)(2)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关键词句:“隐过”意为“私下的过失、不为人知的过失”,“诘”意为“反问、盘问”,“宁”意为“怎么、难道”,“何从”宾语前置句式,各1分。句意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5分)运用衬托手法。(1分)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檐角,以哀景衬哀情,(1分)营造出萧瑟、凄清的氛围。(1分)通过描写江上的枫叶已一片火红,以乐景衬哀情,(1分)反衬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只答“借景抒情”,有具体分析、表达效果,给3分)

9.(6分)一是为秋天景物而悲,(1分)诗中通过对秋风、秋月、寒鸱、秋虫等景物的描写,(1分)抒发了作者的悲凉之感;(1分)二是为孤单冷落的贬谪处境而悲,(1分)尾联以“灵凤”自比,(1分)以孤单地栖息在梧桐树上来比喻自己贬谪时的孤独、凄清。(1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

10. (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2)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1)(5分)BD(选D给3分,选B给2分,选A给1分。A原因解说有误,C“我”的思想解析有误,D“欣喜结局”有误。)

(2)(6分)①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②运用对比的写法,(1分)用人们的赶回居所与“我”的无家可归对比,街上房屋鳞次栉比与“我”无栖身之处对比,(1分)反衬突出“我”的孤独、苦闷和缺乏归属感,奠定感情基调;(1分)③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1分)④引出下文“我”对“家”的追寻。(1分)

(3)(6分)①“女人”是一个不理解“我”的想法和行为的普通百姓;(2分)②她表面上待人友好,实则冷漠。(2分)③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手法。(2分)

(4)(8分)①寻找“家”,象征着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探索和找寻;②“家”象征着一种生命的归属感;③变身为“赤茧”象征着为追求自己的归属感而和这个不合理社会的永远决裂,一种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抗;④“赤茧”的赤色象征着生命之色,完全封闭的茧象征着作者与社会现实的隔离,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⑤房舍、“水泥管”“公园的板凳”等象征着一种共产主义的生活;⑥公园里的警察,象征着国家权利与国家的既成秩序。(答到4点即可)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1)(5分,每答对一点得1分)①报道《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的消息;②介绍《一课一练》出英国版的缘由;③介绍《一课一练》英国版定名的原因;④介绍《一课一练》英国版出版前的准备工作;⑤简介《一课一练》的发展、销售与影响。

(2)(6分)异:①材料一更为全面地报道了《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的事情,包括原因、出版前的准备工作、《一课一练》的发展状况与影响力。(2分)②材料二侧重报道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的事。(2分)

同:①都报道了华东师大版《一课一练》要在英国出分册的消息和原因;②都谈及中国基础教育模式已受到英国的重视和推崇的情况。(2分)

(3)(6分)《一课一练》是在国内外受到肯定和欢迎的教辅精品:①《一课一练》具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传播科学知识等作用;(2分)②《一课一练》常修常新,自始至今保持活力;(2分)③《一课一练》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2分)

(4)(8分)[答案示例]我国有精品教辅走出国门,但与此同时,教辅泛滥问题也应得到解决,提高教辅书质量和水平是根本,相关部门的监管也不能少。(2分)①我国教辅应向《一课一练》看齐,加大质量改革,创出更多优质教辅以满足旺盛的教辅需求,让劣质教辅失去市场,缓解教辅泛滥问题;(结合材料三、四得出)(2分)②做教辅要像《一课一练》那样,了解并研究学生的教育模式和不同学情,做贴合学生实际、更有针对性的教辅,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基础上从教辅中得到有益的辅导;(结合材料一、二得出)(2分)③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合理地提高教辅的准入标准,要让那些为逐利而生却质量不高的教辅无法进入市场。(2分)(答案不求雷同,考生扣住材料中的“监管”“泛滥”“针对性”等关键词作答,表述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译文]

陶安,字主敬,当涂人。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在《易经》方面特别有造诣,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百姓出城迎接。太祖接见他,并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民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想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

陶安跟太祖攻克集庆后,又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干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谦让。黄州刚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他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后因事被贬桐城知府,后改配饶州知府。陈友定带兵进攻饶州,陶安接见饶州官员和百姓,传达太祖的关于官民可以顺从叛军的命令,但都要围住城池牢牢守候。援军到达后,陈友定的军队失败逃走。各位将领想全部杀掉投降叛军的民众,陶安不同意。太祖赐诗赞扬他,饶州百姓建造生祠奉祀他。

洪武元年,刚刚设置翰林院,太祖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的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忌。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 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 了治国的根本了。”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相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