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权益市场震荡加剧,多类投资标的受到影响。其中,作为“闲钱理财”首选的货币基金,其七日年化收益率已经全面破“2”。与此同时,随着银行及理财子公司规模不断压降,同样作为“闲钱理财”选择之一的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也面临“量价齐跌”的情况。
受此影响,追求稳健、流动性的投资者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替代品。
货币基金收益率下行
今年以来,权益市场震荡加剧,一些权益类基金不光是规模出现锐减,业绩也遭遇了大幅下滑。而作为“闲钱理财”首选的货币基金,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2”。
昨日,记者打开微信理财通界面,发现其对接的11款货币基金,它们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在2%以下。其中,嘉实现金添利货币最高,为1.881%,招商招金宝货币A最低,为1.39%。
这一情况,同样出现在支付宝的余额宝上。记者看到,余额宝对接的20多款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为华安日日鑫货币A,为1.911%,最低为融通易支付货币A的1.5680%。另外,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天弘余额宝货币最新7日年化收益率仅为1.7370%。
记者翻看多款货币基金近3个月的7日年化收益率,发现走势均为稳步下行。这一点,也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据Wind数据统计,全市场一共有704只货币基金(按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截至5月20日的平均近7日年化收益率为1.78%,已经跌破2%关口,相比年初的2.19%下行了41个BP。其中,有117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已经跌破1.5%,17只货币基金的近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1%。
收益率的下行,也引发了资金撤出。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3月末,全市场货币基金的规模为100138.22亿元,相比2月末的103397.98亿元缩水了3259.76亿元。
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作为银行推出的“闲钱理财”产品之一,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以其稳健、流动性高等特点深受投资者青睐。据中国理财网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累计募集金额达到67.95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募集金额的55.61%。
不过,随着去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发了现金管理新规,对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规模作出相关规定,要求银行机构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全部理财产品的30%,理财子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不得超过其风险准备金的200倍。
此后,银行及理财子公司着手压降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规模。与此同时,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也和货币基金一样呈现下行趋势。
据普益标准此前发布的《4月全国银行理财市场指数报告》显示,4月,全国精选60款现金管理产品收益仍旧低位运行,由月初周均值2.81%下降至月末周均值2.73%。
记者也翻看了多家银行在售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发现7日年化收益率在3%以上的不多,其不同产品的起购金额和收益也存在差异。
如兴银理财推出了日日新、日日生金、现金宝等多系列现金管理类产品,既有1元起购的产品,也有要求1万元起购的产品。而在7日年化收益率上,这些产品均在2.6%以上,最高可达到2.906%。
“闲钱理财”还有哪些替代?
货币基金、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收益下行,在这种情况下,追求投资稳健和流动性兼顾的投资者还能有哪些“闲钱理财”产品可以选择?
中短债理财产品,可以说是现在市场正火的产品之一。从流动性角度来看,每日开放申赎的短债产品和现金管理类产品比较相似。它们的不同点在于,短债产品不受现金管理新规约束,更容易做高收益、做大规模。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短期纯债基金环比增速最高,达20.8%。不仅是券商公司,理财子公司也在研究短债理财产品。
记者看到,不少银行或理财子公司都有推出短债理财产品,且收益率较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更有优势。
以工银理财推出的一款鑫添益短债债券型产品为例,该产品每日开放,1万元起购,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41%,最近一个月的年化收益为4.4%。该款产品募集的资金100%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以及其他符合监管要求的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债券回购;债券型公募基金等。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有高流动需求的投资者来说,短债类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货币基金、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替代产品。这三类产品都具有风险偏低、起售门槛较低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短债类产品底层资产投向和配置策略更加灵活,流动性略逊于另外两类产品,但风险和收益则略高于现金管理类产品。
有话要说...